如何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设计
发布时间:2025-01-28 08:01:01
浏览次数:47
作者:金蚂蚁搬家
一、基于教学法的运用 运用多种音乐教学法 可以参考达尔克罗兹、柯达伊、奥尔夫这三大音乐教学法。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学习的起点是人的体态活动,因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,而情感由身体动作表现,身体中包含发展...


一、基于教学法的运用
- 运用多种音乐教学法
- 可以参考达尔克罗兹、柯达伊、奥尔夫这三大音乐教学法。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学习的起点是人的体态活动,因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,而情感由身体动作表现,身体中包含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,这一观点可用于设计一些与身体律动相关的教学环节,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更好地感受音乐节奏、情感等要素。
- 柯达伊教学法强调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,采用具有艺术价值的民间和创作的乐曲,并且重视音乐教师的选择,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。在教学设计时,可以多选择优秀的民间乐曲和创作乐曲作为教学素材,并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。
-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一切从儿童出发,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设计更多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活动,如演奏简单乐器、创作简单旋律等。
二、明确教学目标
- 目标设定依据与内容
-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紧密围绕音乐内容入手,并且要顾及前后的经验积累和知识交替的延续,承上启下,避免能力的中断。例如,在教授新的音乐知识时,要考虑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的音乐基础,同时也要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。目标还要和三个维度(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)整合形成有机联系。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,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体现,所以目标设定要具体且具有操作性。
- 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,如果教学内容是一首欢快的歌曲,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: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(知识与技能);通过聆听、模仿、练习等过程学会歌曲演唱技巧(过程与方法);在学习歌曲过程中感受歌曲传达的积极情感,培养对音乐的喜爱(情感态度与价值观)。
三、教学内容整合
- 整合内容与资源利用
- 在教学中要对音乐内容进行合理和巧妙的整合。例如,在设计欣赏课与演唱课相结合的课程时,要选择风格相似或者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。像在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教学中,可以整合演唱《春天举行的音乐会》与欣赏一些描写春天景色的古典音乐片段。同时,要有效利用各种音乐教学资源,如音乐教科书、音响音像资料及网络资源等。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音乐视频、动画等,丰富教学内容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四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
- 实践活动类型与引导方式
-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、演唱、演奏、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。多听音乐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,多唱歌有助于掌握音准、节奏等,多演奏乐器能提升对音乐的表现力。例如,在学习一首歌曲时,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多听几遍歌曲,感受歌曲的旋律、节奏特点,然后再引导学生演唱。
- 在演唱教学中,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风格(如轻快、舒缓等)来表现歌曲;在乐器演奏方面,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;在编创环节,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歌词、旋律进行简单改编等。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,锻炼他们的实际音乐能力,并且培养学生乐于思考、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。
五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
- 自主学习内容与引导
-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音乐知识,如拍子、音高、节奏等。例如,教师可以给出一段简单的节奏型,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,用拍手、跺脚等方式将节奏型表现出来,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节奏的特点。而不是单纯地由教师讲解,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,而是积极地、自主地去进行探索,从而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。
上一个:搬家那天手上该拿什么
下一个:搬运设备有哪些设备
本文标签: